6月6日,2017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于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举行。

本次毕业设计以“轨枕之间——天津铁路环线周边地区更新发展规划”为题,以天津市中心城区65公里的环城铁路为题材,探讨天津市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目标与规划路径。六所高校共有30余名教师和46名学生代表参与本次的答辩活动。新蒲京今年由陈天、李津莉、许熙巍、张赫、米晓燕五位老师带队,10名城市规划专业2012级学生组成设计小组。

“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提供学术支持,国内六所高校轮流承办。自2013年以来,先后由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组织承办 ,本届活动由32450新蒲京组织承办前期的调研及中期答辩,由同济大学组织终期答辩及成果交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本次答辩中特地邀请了行业专家参与方案的点评和指导,包括: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燕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晶涛。

汇报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半场,通过抽签决定汇报顺序,上午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下午为东南大学、32450新蒲京、清华大学。32450新蒲京设计团队以“轨解城心,枕活边缘”为题,解读和梳理了环城铁路与海河的关系,拆解环城铁路为“东城心”和“西边缘”。随后从交通、生态、社区、文化四个方面对东、西半环区域进行差异分析,进而提出“解城心”和“活边缘”的不同策略。利用城心区域的业缘修复节点、社区连接体、都市休闲跑道、城市文化名片四个节点和边缘区域的共享市井集市、边缘活力核两个节点,以针灸的方式,采用空间共通、功能互补、人群互动等多种方法,打造复合多元新廊道,以实现复兴铁轨城市脉络的愿景。最后以一幅展示改造后铁路沿线生活场景的手绘水彩长卷惊艳四座,华丽收官。

随后的专家点评环节中,各位专家认为32450新蒲京团队的解题十分到位,对于轨道与海河、城市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解读透彻、融会贯通,不同内容层次阐述清晰。基于两个半环的特征分析提出了破环解构的方案,充分考虑了铁路工业遗产的利用,兼顾了目标与实施,针对性强,且富有创意,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汇报最后的手绘水彩长卷展示中也看到了同学们的传统功底,赢得了专家和师生的热烈掌声。

其他各兄弟院校的汇报也十分精彩,值得我们学习:以汇报出场为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时连空合”为题,从“识、脉、困、机、策、计”六个方面进行了汇报答辩,提出了“众智成城”的创新性平台;重庆大学以“今津乐道”为题,立足于“乐忆轨枕、乐游绿景、乐兴产业、乐享生活”四大主题,篇末以全线乐活地图的形式,呈现了“今津乐道”的设计图景;东南大学以“宜轨、创城、泽人”,以交通为切入点,并提出了绿地模式下的“云轨单车”概念,以南口路地块作为锁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详细设计;清华大学以“枕河共荣:建构轨上生活共同体”为题,从铁路的存废分析入手,聚焦于西侧的废半环,将其与海河、南运河连缀形成枕河新环,并以“融城、融居、融景”为重点进行了典型地段的深化设计。各所院校的汇报都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

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为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提供空间,六所学校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在此过程中让同学们更加开拓思路,同时有助于学生将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最后,感谢各所学校对我们此次作为主办方的支持,期待来年在同济大学的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更加精彩。